中聯ZAT1100V753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ZAT1100V753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探討一下中聯重科ZAT1100V753全地面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,其《起重性能表》的具體應用案例。
首先,需要明確ZAT1100V753的核心特點:它是一款110噸級的全地面起重機,主臂最長可達60米,加上副臂可達84米。其起重性能表是操作手在每次吊裝作業前必須嚴格遵守的“法律文件”,其應用核心在于根據現場實際的工況(主要是幅度、臂長、吊裝方式)來查詢允許的最大起重量,確保吊裝安全。
應用案例一:城市橋梁預制梁板吊裝
工況描述:
- 吊裝物:鋼筋混凝土預制空心板梁,重量約35噸。
- 作業半徑(幅度):由于橋墩位置固定,吊車需在距離橋墩一定距離的位置作業,預計幅度為10米。
- 臂長:橋墩高度約15米,加上吊索具和梁體本身的高度,需要將重物提升到約20米的高度。因此,選擇主臂伸長至24米左右是安全且合適的。
- 支腿情況:全伸支腿,使用加強型支腿墊板,在堅實的水泥路面上作業。
- 吊裝方式:標準主吊,無障礙物。
查詢《起重性能表》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分區:此工況為主臂工況,支腿全伸。
- 查找對應表格:在性能表中找到“主臂工況,360°全回轉”的表格。
- 交叉查詢:
- 在表格左側的“臂長”列中找到 24米。
- 在表格上方的“幅度(半徑)”列中找到 10米。
- 兩者的交叉點數值,即為在該工況下的額定起重量。假設查詢結果為 41噸。
安全分析與決策:
- 計算負荷率:(35噸 / 41噸) × 100% ≈ 85.3%。
- 安全判定:負荷率在85%左右,屬于臨界作業,需要特別謹慎。雖然未超過額定起重量,但已接近安全邊緣。操作手需要:
- 確認:吊物重量35噸是否準確無誤(包括吊鉤、索具的重量)。
- 檢查:地面堅實度是否萬無一失,風速是否在允許范圍內。
- 操作:必須緩慢、平穩操作,避免任何急停急起或大幅回轉。
- 結論:從性能表上看,此吊裝方案理論上可行,但風險較高。如果條件允許,可以考慮將吊車位置稍微靠近橋墩,將幅度減小到9米或8米,此時額定起重量會顯著增大(例如,幅度8米時額定起重量可能達到50噸以上),負荷率將降至70%以下,作業安全性大大提高。
應用案例二:風電設備檢修(更換齒輪箱)
工況描述:
- 吊裝物: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,重量約25噸。
- 作業半徑(幅度):風機塔筒周圍有安全距離要求,吊車無法過于靠近,預計幅度為18米。
- 臂長:風機輪轂高度約80米。因此,必須使用主臂+副臂工況。
- 副臂角度:由于是垂直吊裝到高空,通常使用30°或0°的小角度副臂。
- 支腿情況:全伸支腿,在風場專用平臺上作業。
查詢《起重性能表》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分區:此工況為主臂+副臂工況。
- 查找對應表格:在性能表中找到“主臂+副臂,副臂角度30°”的表格。
- 交叉查詢:
- 假設主臂伸長到60米,副臂長度為24米,總臂長為84米。
- 在84米臂長下,查找幅度18米對應的額定起重量。假設查詢結果為 28噸。
安全分析與決策:
- 計算負荷率:(25噸 / 28噸) × 100% ≈ 89.3%。
- 安全判定:負荷率接近90%,屬于高風險作業。在如此高的臂長和幅度下,起重機的穩定性對風速、動態負載(如回轉慣性)極為敏感。
- **關鍵考慮因素(性能
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