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沒問題。中聯重科 ZTC100V5 是一款非常經典的 100噸級汽車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駕駛員和安全員在現場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的“生命線”。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應用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在不同工況下應用其起重性能表。
第一步:理解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在查看案例前,必須先理解性能表的幾個核心概念:
- 工作幅度(半徑): 吊臂回轉中心到吊鉤垂直線的水平距離。這是影響起重能力的最關鍵因素。
- 臂長: 主臂伸出的長度。臂長越長,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。
- 配重: ZTC100V5 通常有基本配重和額外可選配重。性能表會明確標注對應的配重狀態。
- 支腿工況: 全伸支腿(360°全方位作業)或半伸支腿(側方或后方作業)。性能表通常以全伸支腿為基準,半伸支腿性能會大幅降低。
- 額定起重量: 在特定幅度、臂長和配重下,起重機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。實際起吊重量必須小于或等于額定起重量,并考慮吊具(如吊鉤、索具)的重量。
應用案例
案例一:近距離重物吊裝(如設備安裝)
- 場景: 在工廠內安裝一臺大型壓縮機。設備重量為 38噸,需要將其吊起并放置到基礎上。現場空間狹窄,起重機需要盡可能靠近設備,預計工作幅度為 7米。
- 目標: 確定使用多長的臂長,并驗證起重能力是否足夠。
- 查表步驟:
- 確認工況: 全伸支腿,360°作業,使用全部配重(假設為標配)。
- 查找對應幅度: 在性能表中找到“工作幅度”為 7米 的這一列。
- 查看不同臂長下的起重能力:
- 臂長 10.4米: 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70噸。
- 臂長 13.6米: 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58噸。
- 臂長 18.2米: 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48噸。
- 臂長 22.8米: 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40噸。
- 臂長 27.4米: 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30噸。
- 分析與決策:
- 設備重量38噸,加上吊鉤索具約1噸,總重約39噸。
- 在7米幅度下,使用 22.8米 臂長時,額定起重量為40噸 > 39噸,滿足要求。
- 安全要點: 雖然27.4米臂長也夠(30噸 > 39噸? 這里明顯不夠,是錯誤示例),但實際作業中應遵循“使用最短可能臂長”的原則,因為短臂長更穩定,剛性好,起重能力余量更大。因此,選擇22.8米臂長是最安全、最合理的選擇。
案例二:中遠距離、有一定高度的吊裝(如樓板預制件吊裝)
- 場景: 在建筑工地,需要將一塊重量為 15噸 的預制樓板吊裝到離地面 25米 高的位置。起重機中心到安裝點的水平距離(幅度)約為 16米。
- 目標: 確定主臂需要伸出多長才能達到高度,并驗證16米幅度下的起重能力。
- 查表步驟:
- 計算所需臂長: 這是一個幾何問題。所需臂長 ≈ √(幅度2 + 高度2) = √(162 + 252) ≈ √(256 + 625) ≈ √881 ≈ 29.7米。ZTC100V5的主臂全伸為34.5米或38.5米(根據不同配置),因此需要使用 約31米 的臂長(考慮吊鉤和索具高度)。
- 確認工況: 全伸支腿,360°作業,全部配重。
- 查找對應幅度和臂長: 在性能表中,找到“工作幅度” 16米,與“臂長” 31米 相交的格子。
- 查看起重能力: 在該工況下,額定起重量可能為
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