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聯ZTC801V552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中聯ZTC801V552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中聯重科 ZTC801V552 是一款非常經典的 55噸級汽車起重機,其起重性能表是駕駛員和指揮員在現場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的“生命線”。下面我將通過幾個典型的應用案例,詳細說明如何在不同工況下應用其起重性能表。
首先,理解性能表的關鍵要素
在查看案例前,必須明確性能表的幾個核心參數:
- 工作幅度: 吊臂回轉中心到吊鉤垂直線的水平距離。這是影響起重能力的最關鍵因素。
- 臂長: 主臂伸出的長度。臂長越長,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。
- 支腿工況: 全伸支腿(通常為 7.6m x 7.6m)提供最大的穩定性,起重能力最強;半伸支腿或不伸支腿的起重能力會大幅下降。
- 配重: ZTC801V552 通常配有固定配重(如 15.6噸),起重性能表的數據是基于標配重給出的。如果拆除配重,能力會急劇下降。
- 額定起重量: 在特定幅度和臂長下,允許起吊的最大重量。實際起吊重量必須小于或等于額定起重量,并考慮吊具(如吊鉤、索具)的重量。
核心原則: 性能表上的數據是在“理想、穩定、堅固的水平地面”條件下得出的。實際應用中必須考慮風載、地基松軟、坡度、慣性力(起升/回轉速度) 等安全因素,通常要保留10%-20%的安全余量。
應用案例
我們假設以下場景都發生在水平堅固地面、全伸支腿、無風或微風的理想工況下。
案例一:近距離吊裝重型設備(利用基本臂最大起重量)
- 場景描述: 在工廠內吊裝一臺重 30 噸的壓縮機主機,需要將其吊起并平移放置到5米外的基座上。作業空間開闊,幅度可以控制在很小。
- 應用分析:
- 確定關鍵參數: 貨物重量 = 30噸。由于是近距離吊裝,我們可以使用基本臂(10.5米) 并控制工作幅度在最小。
- 查閱性能表(基本臂工況):
- 在性能表中找到“主臂長度 10.5m”這一列。
- 查看不同幅度下的額定起重量。例如,在 3米 幅度下,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55噸;在 4米 幅度下,可能為 48噸。
- 決策與執行:
- 我們的目標是 30噸,遠小于 3米 幅度下的 55噸 和 4米 幅度下的 48噸。因此,我們有很大的安全余量。
- 實際操作中,可以將幅度控制在 4-5米 以內,為操作留出充足的安全空間。即使因為定位需要,幅度臨時增大到 6米(假設額定35噸),也依然滿足要求。
- 要點: 此類工況利用了起重機在短臂、小幅度下的最大起重能力,是相對安全的工況。但需注意起升離地時的平穩性,避免突然加載。
案例二:中距離吊裝預制構件(主臂工況下的幅度控制)
- 場景描述: 在建筑工地吊裝一塊重 10噸的預制樓板,需要將樓板吊到離起重機中心約 18米遠的位置。
- 應用分析:
- 確定關鍵參數: 貨物重量 = 10噸。工作幅度 ≈ 18米。
- 查閱性能表(全伸主臂工況): 我們需要找到在 18米 幅度下,不同臂長所能吊起的重量。
- 查看性能表,例如:
- 臂長 21.7米,在18米幅度下,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11.5噸。
- 臂長 24.9米,在18米幅度下,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9.8噸。
- 臂長 28.1米,在18米幅度下,額定起重量可能為 8.2噸。
- 查看性能表,例如:
- 決策與執行:
- 貨物10噸,要求幅度18米。從上面數據看,必須使用21.7米的臂長,因為24.9米臂長時能力已不足10噸。
- 即使使用21.7米臂長,額定11.5噸,減去吊鉤索具重量(約0.3噸),實際允許吊重約11.

下載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