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一STC1000C7-8(四橋)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三一STC1000C7-8(四橋)汽車吊性能參數表、吊車吊臂計算工況表
點此查看

吊車參數應用
好的,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三一STC1000C7-8(四橋)汽車起重機在不同工況下起重性能表的應用案例。
首先,請理解一個核心概念:起重性能表是吊車安全作業的生命線,其應用的關鍵在于根據現場實際的“工況”選擇正確的性能表。
一、 理解STC1000C7-8的關鍵工況參數
STC1000C7-8的性能主要受以下幾個工況參數影響:
支腿工況: 這是最重要的前提。
- 全伸支腿: 支腿全部伸出,提供最大的穩定性,對應最強的起重性能。
- 半伸支腿: 支腿只伸出一半,用于空間受限的場地,對應較弱的性能。
- 不用支腿(輪胎工況): 僅使用輪胎支撐,穩定性最差,性能最弱,通常只用于非常輕的負載和微小幅度回轉。
配重狀態:
- 最大配重(39.5噸): 提供最佳平衡,實現最大起重能力。
- 部分配重或無配重: 起重能力會顯著下降。
臂架組合:
- 主臂: 標準工況,性能表最常用。
- 主臂+副臂: 需要更大高度時使用,但起重能力會因副臂角度和長度而大幅降低。
工作幅度(半徑): 吊臂伸出的水平距離。幅度越大,起重能力越小。 這是性能表上最核心的變量。
回轉區域: 性能表通常會注明起重能力是在吊車側方、后方還是360°全周適用。后方區域通常性能最佳,側方次之,正前方最弱。
二、 應用案例解析
假設我們手頭有一份STC1000C7-8在“全伸支腿、39.5噸配重”下的主臂起重性能表(簡化示例)。
| 工作幅度 (米) | 主臂長度 (米) | | :--- |:---:|:---:|:---:|:---:| | | 13.2 | 18.5 | 23.8 | 29.1 | | 3 | 100.0 | - | - | - | | 5 | 70.0 | 52.0 | - | - | | 8 | 40.0 | 38.0 | 30.0 | - | | 10 | 30.0 | 29.5 | 26.0 | 20.0 | | 14 | 18.0 | 17.8 | 17.0 | 15.0 | | 18 | 11.5 | 11.5 | 11.2 | 10.5 | | 22 | - | 7.8 | 7.8 | 7.5 | | 26 | - | - | 5.5 | 5.5 | | 30 | - | - | - | 4.0 |
單位:噸
案例一:安裝大型空調機組(精確計算,確保安全)
- 任務: 將一臺重28噸的空調機組吊裝到10米高的平臺上。
- 現場條件: 場地開闊,可以全伸支腿。設備就位點距離吊車中心約9米。
應用步驟:
- 確定工況: 全伸支腿,使用最大配重。
- 確定關鍵參數:
- 吊裝重量: 28噸(必須包括吊鉤、索具的重量,假設總計29噸)。
- 所需幅度: 9米(設備中心到吊車回轉中心的距離)。
- 所需臂長: 需要計算。最低要求臂長 ≈ √(高度2 + 幅度2) + 安全余量。√(102 + 92) ≈ 13.45米。考慮到吊鉤和索具高度,選擇 18.5米 臂長是安全且合適的。
- 查表:
- 找到 臂長18.5米 這一列。
- 向下找到 幅度10米 這一行(因為性能表是離散的,9米介于8米和10米之間,出于安全考慮,必須按更不利的10米來查)。
- 交叉點數據為 29.5噸。
- 安全判定:

下載APP